护国神山的现在未来_糖业文化景观(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Sugar Cultural Landscape)
糖业从荷治时期开始为台湾重要经济命脉,是台湾外汇重要来源,在民国6、70年代一度占据总外汇出口额的70%,堪称当时台湾的护国神山,糖业铁路更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台湾产业转型、交通强力变革、国际糖价下跌下,制糖工厂、铁路大量裁撤,如今只剩下5.6%的产量和0.004%的铁路长度,以维持战备需求糖量。在快速大量的裁撤下,糖业文化成为牺牲品,失去厚度与历史意义,近年来沦为一座座无生产、无脉络的文创园区。
以现存唯一仍载运甘蔗的马公厝线与唯二制本土二砂糖的虎尾糖厂为基地,在产业文化资产应以文化景观的方式看待的观点下,以前瞻计画糖铁复驶云林高铁站为基础,恢复交通、整合台糖资源、加入环境教育元素,提供一个整合性的新糖业文化景观。
以现存唯一仍载运甘蔗的马公厝线与唯二制本土二砂糖的虎尾糖厂为基地,在产业文化资产应以文化景观的方式看待的观点下,以前瞻计画糖铁复驶云林高铁站为基础,恢复交通、整合台糖资源、加入环境教育元素,提供一个整合性的新糖业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