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 | 空間

藉由五金模型,發現線性空間的穿梭、連結與構造方式。橋面上操作人的流動與停留的同時發生;橋面下利用樓梯平台的角度變換,梳理新宿舍與臺灣大道的軸線。

行走經驗
從新宿舍往天橋移動,視線延伸至遠方的懸挑量體,轉向後來到過渡平台:與平台下人行道的人互動;另一處轉角,視線順著動線延續、貫穿主結構至景觀區。走入景觀區,樓梯(下降)與頭頂的商業空間(聲音),創造出脫離挑橋本質的第三空間(牆內世界)。

結構 - 槓桿原理
桁架為槓桿,中間的兩道承重牆做為橋墩,商店則是重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