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途境 - 中正纪念堂园区新愿景
作品介绍中正纪念堂兴建背景是为了纪念前总统蒋中正,随着时代推进,我们开始意识并思考这段历史对于民族性所代表的意义,在“自由途境”里,保留了纪念堂堂体与铜像,基地里被许多高低蜿蜒的自行车道与步道覆蓋,基地周边的市民可以更日常化的在这个基地活动穿梭。
设计介入首先是借由在中轴线上置入一个集会的下凹广场,削弱轴线的大道原先作为个人崇拜的象征意义,广场向上的楼梯与纪念堂的楼梯被广场从新定义成向心的观看席,并向外发散成遍布基地的动线,高低弯蜒的途径上可以经历不同的空间与自然的经验,并有接口变换和穿梭时间线的安排,让使用者可以由浅入深,认识这段历史,甚至是反思作为现代人应该如何以古为镜。
机能安排在途径上,从外到内,从脚踏车租借停放亭作为基地内外过度,有书店,咖啡厅,展览空间,餐厅,观景台,哀悼隧道,最内部是穿进堂体环绕铜像的道路,用不同的高度观看铜像,整个路径像是一个过程,没有定义的开始点与目的地,想塑造使用者在基地里可以自由驻足停留,铜像也不再是一个最终解答。
设计介入首先是借由在中轴线上置入一个集会的下凹广场,削弱轴线的大道原先作为个人崇拜的象征意义,广场向上的楼梯与纪念堂的楼梯被广场从新定义成向心的观看席,并向外发散成遍布基地的动线,高低弯蜒的途径上可以经历不同的空间与自然的经验,并有接口变换和穿梭时间线的安排,让使用者可以由浅入深,认识这段历史,甚至是反思作为现代人应该如何以古为镜。
机能安排在途径上,从外到内,从脚踏车租借停放亭作为基地内外过度,有书店,咖啡厅,展览空间,餐厅,观景台,哀悼隧道,最内部是穿进堂体环绕铜像的道路,用不同的高度观看铜像,整个路径像是一个过程,没有定义的开始点与目的地,想塑造使用者在基地里可以自由驻足停留,铜像也不再是一个最终解答。